評論
?
分享

怎么讓品牌主張直抵人心?我愛我家和賈樟柯給你答案

首席營銷官

2023-05-26 12:18 廣東

6328 0 0

后臺回復 寶典 免費獲得《50本營銷必讀書+營銷工具包》

 作者 | 李東陽      來源 | 席營銷官

北京751D·Park我愛我家全新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場內,燈光明滅于塵影之中,影像緩緩流動,千余雙眼睛注視著巨幕。
巨幕之上,賈樟柯導演平靜地向所有人傳遞著他對生活的洞察,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中的翹楚,他用樸實客觀的視聽語言記錄下了社會當中細如塵埃般,又極富有時代感的故事。

5月15日,我愛我家宣布了全新的品牌主張“住進每一種生活”,賈樟柯導演以品牌摯友的身份,為我愛我家打造了一部品牌片,并向外界預告了雙方將聯手打造以《住進每一種生活》為主題的同名談話類欄目。

欄目將邀請6位重量級嘉賓,以獨特的藝術視角,從“每一種”時代背景和消費者需求出發,深入到最真實的生活形態中,為我們展示出多元化且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。

品牌升級,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里程碑事件,但在升級或是向公眾傳遞品牌新主張與新態度的過程中,一直以來都有“認知成本高”“理解不了”“無法共情”的痛點。
很多品牌急于通過尋找藝人、明星,通過代言人的方式突破圈層,傳遞自己的價值理念。但是在收獲了首波流量后,不少品牌難以度過“瓶頸期”,跨界合作到底有沒有選擇標準?
或許我們可以從我愛我家X賈樟柯的跨界合作中找到答案。

共同的成長足跡
造就相得益彰的敘事邏輯
我們不妨把賈樟柯與我愛我家的成長歷史展開來看,便會發現二者有著共同的成長足跡。
在新世紀到來之際,賈樟柯憑借著《小武》開啟了自己的影視生涯。接著他靠對中國現實的強烈人文關注,以及對時代浪潮下細小入微的觀察,繼續創作出了《站臺》《三峽好人》《山河故人》《江湖兒女》等被大眾耳熟能詳的作品,它們的存在,已然成為供人們理解時代的一種特殊方式,如今,賈樟柯導演已經成為了中國第六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。

賈樟柯導演電影海報
2000年,我愛我家于北京市朝陽區甜水園開設了第一家店鋪,開啟了房地產領域的征程。那個年代,中國房地產領域正處于野蠻生長的大背景下,我愛我家卻與其他房產中介不同,出于對客戶的敬畏之心,提出了“寧可少做一筆業務,絕不得罪一個客戶”的標語。本著對每一位消費者的敬畏,我愛我家贏得了市場的信賴和喜愛。如今,我愛我家已經成為房地產經紀行業頭部企業,遍布全國各大城市。

當談及“住進每一種生活”時,賈樟柯導演動情地回憶起自己從“山西到北京、從地下室到新房子,從只身一人,到組建家庭,發展事業,再到搬進更大的家里?!彼袊@,這幾十年的生活,就是不停地在“住進每一種生活”。因此,賈樟柯導演在制作節目的過程中,逐漸與“住進每一種生活”產生了強烈的情感認同。

此外,賈樟柯和我愛我家在時代中的敘事邏輯相輔相成。
縱觀賈樟柯的電影作品,無論是在時代巨變中上演平民百姓眾生相的《三峽好人》;或者是《江湖兒女》中巧巧和斌哥跨越17年的江湖愛情故事。我們都不難從中發現,賈樟柯導演的作品全部都是從時代變遷中汲取創作靈感,他時刻關注著時代浪潮下的細小個體故事,以此創造出一部部值得反復品味的作品,并讓這些作品的感染力,成為與導演個人風格深度貼合的認知標貼。
這與我愛我家23年來所經歷的,所積累的,具有時代烙印的平凡人物的人居故事,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在2003年時,一位青澀質樸的女孩為了考研沖刺,走進我愛我家,想要租房卻苦于囊中羞澀。當時接待她的經紀人唐學軍,在盛夏的北京,騎著自行車,無數次穿越大街小巷,終于在一個年代久遠的小區里,找到了最適合這位女孩的房子。
如果僅是中介服務,唐學軍的工作已經圓滿完成。但是,唐學軍出于對這個第一次在外獨立生活女孩的擔心,每天下班后,就急忙跑到女孩的出租屋內,幫忙檢查屋內的水電、燃氣,甚至帶著女孩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市場,買齊了窗簾、床單、被套等生活必需品。
直至今日,已經步入五十多歲的唐學軍依然堅守在她深愛的崗位上,她與當年的那位女孩仍然保持著如母女如姐妹般的關系。

這只是我愛我家經紀人與消費者之間的一個微小縮影,僅僅是“十四億”種生活方式中的一種。
20年前,在時代大浪潮下,大量國企女工面臨著下崗轉業的難題,那時,我愛我家在北京吸納了上百名下崗女工,她們和唐學軍一樣,每天以熱情、誠信、積極的敬業態度去服務客戶,這也令她們成為了我愛我家一抹亮麗的風景線——“店嫂”。在我愛我家,雖然沒有像大片那樣劇烈的戲劇沖突,卻同樣能映射出時代的風貌。
我愛我家見證了中國人從居者“憂”其屋,到居者“有”其屋,再到現在的居者“優”其屋。也參與了中國各大城市、各個鄉鎮的居住變遷歷史,正是因為見證,所以有了不斷進化的服務。
二十三年過去,我愛我家與賈樟柯在不同的領域,用不變的初心,擁抱時代的變遷,堅持打造更好的服務與作品,雙方都成為了時代的見證者,也構造了相似的敘事邏輯。

硬內容與軟內涵
讓品牌主張直抵人心
在5月15日的發布會上,我們捕捉到了一個值得所有品牌人復盤的知識點。
我愛我家COO高曉輝女士向外界展示自身的全新品牌主張前,她巧妙地提出到了這樣一句話: “我愛我家要激發每個人,每個家庭,每個城市,關于‘家的更美好向往?!?/span>
在完成這句話的闡述之后,她正式提出全新的主張“住進每一種生活”。緊接著,大會首映了賈樟柯導演為我愛我家打造的品牌片,全場數千位觀眾和在線觀看直播的觀眾沉浸在“住進每一種生活”的理念當中。
這是一個“鋪墊——提出——落地”,一氣呵成的品牌軟內涵的亮相過程。干凈利索,體驗感十足。
“ 一種生活都自有價值
你好十四億種生活
你好每一種生活
我愛我家  住進每一種生活 ”

從講述對生活的認知,到童年得到第一輛自行車,再到如何觀察“人”,最終闡述14億人的14億種生活,以及我愛我家要幫助每個人住進每一種生活。通過賈樟柯真誠、平靜地畫外音,加之其獨特的視聽語言手法,相信每一位和生活交過手的人,都能夠感悟到影片里和主張中所傳遞的情感,并與之共鳴。

如果說這支質量過硬的品牌片,讓主張成功實現了“軟著陸”,那么與賈樟柯導演聯手,發布了同名對談類節目《住進每一種生活》的預告,則是把公眾的期待拉至高點,也讓這份主張在后續的傳播過程中,繼續抵達深層認知。因為人們對于精神食糧的需求與日俱增,一款優秀的節目,無疑是對品牌最好的注腳。
無論是品牌大片還是對談節目,我愛我家打造了高品質的“硬內容”,通過一系列的傳播、互動之后把品牌的“軟內涵”傳遞給公眾,最終回落到品牌層面,成為我愛我家的一筆重要的品牌資產。

攜手賈樟柯,
讓情懷落地,讓價值生根
本次跨界合作,我愛我家實現了與消費者的情感互通,讓品牌更加具有溫度感。體現了我愛我家品牌對公眾散發出的人文關懷,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與消費者的交流渠道,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和歸屬感,打造出更具影響力的品牌形象。
情懷的種子得以落地,價值因此生根發芽。在發布會的演講中,我愛我家品牌中心總經理汪森先生提出了一句感言:“煙火裊裊23載,終成街坊鄰里口中的‘國民品牌’”可以看出,與賈樟柯的成功合作也標志著,我愛我家將在品牌端持續發力,繼續將“國民品牌”的形象進行深化鞏固。
作為房地產經紀行業頭部企業,我愛我家23年來,在穩健中生長、進化,見證著時代的變遷,也在歷史中做出了自身的貢獻。我愛我家始終與客戶同頻,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我們相信,這種深度的人文關懷精神,會讓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紐帶更加牢固。無論是現在,還是未來,我愛我家都會以此為準則,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,陪伴14億中國人住進每一種生活。

*編排 | 檸檬  審核 | free

全文完。更多資訊,盡在【首席營銷官】↓↓↓

本文為凱迪網自媒體“凱迪號”作者上傳發布,代表其個人觀點與立場,凱迪網僅提供信息發布與儲存服務。文章內容之真實性、準確性由用戶自行辨別,凱迪網有權利對涉嫌違反相關法律、法規內容進行相應處置。
舉報
投喂支持
點贊
發表評論
請先 注冊 / 登錄后參與評論
推薦閱讀